物流师   高级物流师   采购师   高级采购师   供应链管理师   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增值服务 > 专业文章 > 周二严语 >

【周二严语】大湾区建设,深圳赢在了“里子”

时间:2019-02-26 19:07来源:博维 作者:博维 点击:
导读:大湾区建设,深圳赢在了“里子”


大湾区(GBA)规划出台后,各方人士都在从不同侧面进行解读,有些解读也令人忍俊不禁。

比如,计算词频的解读法,计算出A、B两个城市名字在规划文件中出现的频度相差了3个,从而得出A的地位高于B的结论,这样的解读方法似乎过于机械;再比如,对四个核心城市的“定位”的说法,其实,这些“定位”更准确的概念应该是“目标”,是“方向”,由此得出某个城市的地位一定高于其他城市,也未免偏颇。

有些深圳的朋友似乎觉得GBA规划有些“抑深扬穗”,实则不然,规划的关键词是错位发展和融合共荣。我认为,对于这份规划,既要看到给予四个核心城市的“面子”上的差别,也就是众人关注的国际大都会、国际大都市、国际化城市之差异;更要看到“里子”,这里说的“里子”,就是对实现城市发展“目标”的政策支持力度,就“里子”而言,深圳是大赢家之一。

大湾区建设,涉及一国两制、三种税制、十一个城市、三级政府(中央-省(特别行政区)-市),关系错综复杂,但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具有最大的公约数,争议较小而且财力容许,近期是可以快速推进的,所以规划在这方面有不少具体的政策措施,在这方面,深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,除了原有的港口优势外,通过一系列的建设项目的落地,直接把深圳提升到了国际性综合交通双枢纽的位置,须知,在中央层面获得这份认可,这可是过去20年来深圳梦寐以求而始终不得的。

交通枢纽的区位,必定是人流物流的汇聚,在信息化时代,更是知识和信息的汇聚和扩散地。纵观纽约、东京、旧金山三大湾区,成功之处首先都是对六大生产要素(土地、劳动力、资本、技术、信息、组织)进行集约形成规模和效率优势;其次,当现有的商业模式的规模效率优势出现边际递减效应时,通过创新改变商业模式获得新的规模效率优势,由此产生的虹吸和移除效应不断对周边进行吸收和传导。

在这个意义上,港-深-穗轴线具有国内无可比拟的生产要素集中和创新能力强大的优势,而深圳在除土地外的资本、技术、信息、劳动力、组织等生产要素和创新能力上都具有足够的比较优势,已然形成一座高地,新的政策红利将进一步诱导各项优质的生产要素加速向高地聚集。

如此看,深圳作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、世界级影响力的创新之都,完美贴合GBA规划的具体目标与高要求,这座城,有生产要素和创新能力的相对优势、有普惠和特殊的(自贸区、深港合作)政策红利……深圳,赢在“里子”,赢的光荣。

不同于纽约、东京的单核结构,提起旧金山湾区,人们想到的首先是旧金山和硅谷,十年后的粤港澳大湾区呢?
 

(责任编辑:博维郑老师)
课程分类